基本寶寶在滿月之後就自動學會了踢被子,別看移動都困難,踢起被子來那叫一個利索。
等會翻身之後更絕,360度無死角翻滾,孩子都得摸黑找半天才摸得到呢,更別提被子了。
等再大一些會說話了,除了肢體上的抗議,還有語言上的拒絕,半夜躡手躡腳的偷偷蓋一下,人家一記迴旋踢還要氣鼓鼓的大叫,不蓋被被!不蓋被被!
崽子啊,凌晨2點你不是應該深度睡眠么?怎麼還這般警覺?
最慘的當然是當娘的,白天一天累成狗,好不容易伺候睡著了,還不消停。
剛剛蓋好的被子,一會兒就會被壓到身下、蹬在腳底。
蓋被子的速度永遠趕不上踢被子的節奏。
如果再趕上一個不管事的孩兒他爹,看著一個踢得像猴,一個睡得像豬。哦漏,我不過是蓋個被子,又不是去西天取經。
沒有什麼比深夜頂著兩隻哀怨的黑眼圈蓋被子的主婦更絕望的了。
真想揪起來問一句:孩子我們談談好么?跟為娘說說,你跟被子到底有何冤讎?
如果你家崽子上述癥狀全中,先別窩火,來扒一扒,寶寶跟被子的三大怨仇。
第一大怨:熱熱熱
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,這就是寶寶跟被子最大的冤讎。
幾乎90%的家長都反映過,我明明已經冷死了好么?我棉被都蓋上了好么?只是給他輕輕的搭了一條紗布巾好么?
他就要踢!踢!踢!至於么?
你可知道寶寶踢踢踢的一大原因正是「熱」。
成人之間對冷熱的感悟尚且不同,何況成人與孩子。 孩子的新陳代謝速度比大人要快,所以也比大人更容易出汗。
寶寶大腦及神經調節中樞發育不如成人成熟,寶寶的汗腺比成人發達,汗腺分泌由迷走神經控制。
小寶寶大都是前半夜熱,後半夜冷,剛入睡後,迷走神經依舊興奮,導致出汗多,只能通過踢被子來散熱,從而達到調節身體內部溫度的作用。
你以為你在防賊似的防寶寶踢被子,事實是寶寶才是防賊似的防你蓋被子呢。
第二大怨:被束縛
寶寶的手腳協調性其實並沒有那麼好,再加上睡覺不老實經常變換姿勢,其實睡著睡著經常把自己五花大綁。
比如被子壓到身下導致手沒法活動,或是腳被被子蒙住不能自由踢動。
如果蓋得還是比較厚重的被子,還會給寶寶帶來壓迫感,容易感覺悶熱,只能通過踢被子解除阻力,換一些涼爽空氣進來。
以上種種產生的束縛感,都會讓寶寶對「被子」這個事物產生不滿甚至反感。為啥在蓋被子這件事上,老媽子們總有操不完的心?
誰想死乞白咧的蓋啊,不是怕她夜裡受涼腹瀉么?生病了,受累的還不是老媽子們。
所以才寧願多起幾次夜,也不願孩子受罪,大人跟著揪心。
這句話,真是說到所有媽媽心坎里去了。
不能受涼又蓋不住被子,那麼恩怨到底如何解?
1
請允許孩子有自己的冷熱觀
我們寧願相信這世上有鬼,也不相信,孩子自己知道饑飽和冷熱。
所以我們喂飯喂到孩子厭食,蓋被子蓋到孩子抗議,關鍵是,還死不悔改。
穿衣蓋被,標準是手腳溫涼,後頸溫熱。(手腳涼不代表冷,因為孩子的循環機制尚不健全,末梢部位溫涼都是正常)
所以即便你已經過上了過冬的棉被,如果娃蓋一巾被都嫌熱,也請幫他換個薄單子。
如果蓋被子能讓她感到舒服和暖和,孩子也不會傻到讓自己凍著。
2
學會巧妙的蓋被子
首先要選擇比較輕柔的被子。
寶寶剛睡著時蓋薄點的被子,到睡熟或後半夜再加一層,也可將薄被換成厚被。
因為剛睡著容易出汗,出完之後進入熟睡階段就會比較穩定。
蓋被時,露出寶寶的胳膊和小腳丫。
這樣寶寶感覺會比較自由,通常踢被子的次數會大大減小,還能大大降低新生兒窒息的風險。
或者索性讓寶寶的小腳露在被子外面,睡覺的時候給寶寶穿上襪子,也就不會太冷了。
3
選擇合適的睡衣和睡袋
給寶寶選擇透氣、吸汗的棉質內衣,不要穿得太多太厚。
對於實在蓋不住被子的寶寶,最後的終極武器就是穿睡袋,人稱「行走的被子」。
自由也有了,溫度也有了,簡直是防踢神器。
睡袋好處很多,除了沒有踢被子的後顧之憂,也更安全,也可減少SIDS(嬰兒猝死綜合症)。
對於習慣抱睡或需要夜奶的寶寶,在冬天,穿好睡袋、抱著餵奶、哄睡之後再放到床上,寶寶背部不會感到溫度突然變化,更有益於睡眠。
但是睡袋也只是手段,如果分不清冷熱,抓不住命門,再好的睡袋也拯救不了捂得巨熱以及被束縛的極不自由的孩子。
雖然他是踢不開了,但也一定讓你睡不好。
另外需要提醒的是,容易盜汗的寶寶,在剛穿上睡衣的時候,在後背墊一層吸汗巾或是直接一個紗布巾也可以,枕頭上也放兩塊,方便交替換。
等到汗出完之後,把濕透的方巾取出來。這樣寶寶又能直接接觸到乾燥的睡衣/睡袋。
其實,每個孩子都有自己適應環境的方式,反倒是我們,有時候太玻璃心了。
比如說我,蓋個被子的問題,還值得整個這麼老長的文。
主要最近天氣明顯轉涼,很多媽媽都在問寶寶蓋不住被子的破解之法。
說到底,這還真是一件說出來矯情不說出來憋屈的小事。
我也知道「放寬心」這種事,勸沒用,走過來自然知道,但是還是忍不住寫這麼多。
媽媽們,別焦慮,慢慢磨合,慢慢來。
除了鞋和襪,寶寶最大的天敵,應該就是被子了吧?
基本寶寶在滿月之後就自動學會了踢被子,別看移動都困難,踢起被子來那叫一個利索。
等會翻身之後更絕,360度無死角翻滾,孩子都得摸黑找半天才摸得到呢,更別提被子了。
等再大一些會說話了,除了肢體上的抗議,還有語言上的拒絕,半夜躡手躡腳的偷偷蓋一下,人家一記迴旋踢還要氣鼓鼓的大叫,不蓋被被!不蓋被被!
崽子啊,凌晨2點你不是應該深度睡眠么?怎麼還這般警覺?
最慘的當然是當娘的,白天一天累成狗,好不容易伺候睡著了,還不消停。
剛剛蓋好的被子,一會兒就會被壓到身下、蹬在腳底。
蓋被子的速度永遠趕不上踢被子的節奏。
如果再趕上一個不管事的孩兒他爹,看著一個踢得像猴,一個睡得像豬。哦漏,我不過是蓋個被子,又不是去西天取經。
沒有什麼比深夜頂著兩隻哀怨的黑眼圈蓋被子的主婦更絕望的了。
真想揪起來問一句:孩子我們談談好么?跟為娘說說,你跟被子到底有何冤讎?
如果你家崽子上述癥狀全中,先別窩火,來扒一扒,寶寶跟被子的三大怨仇。
第一大怨:熱熱熱
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,這就是寶寶跟被子最大的冤讎。
幾乎90%的家長都反映過,我明明已經冷死了好么?我棉被都蓋上了好么?只是給他輕輕的搭了一條紗布巾好么?
他就要踢!踢!踢!至於么?
你可知道寶寶踢踢踢的一大原因正是「熱」。
成人之間對冷熱的感悟尚且不同,何況成人與孩子。 孩子的新陳代謝速度比大人要快,所以也比大人更容易出汗。
寶寶大腦及神經調節中樞發育不如成人成熟,寶寶的汗腺比成人發達,汗腺分泌由迷走神經控制。
小寶寶大都是前半夜熱,後半夜冷,剛入睡後,迷走神經依舊興奮,導致出汗多,只能通過踢被子來散熱,從而達到調節身體內部溫度的作用。
你以為你在防賊似的防寶寶踢被子,事實是寶寶才是防賊似的防你蓋被子呢。
第二大怨:被束縛
寶寶的手腳協調性其實並沒有那麼好,再加上睡覺不老實經常變換姿勢,其實睡著睡著經常把自己五花大綁。
比如被子壓到身下導致手沒法活動,或是腳被被子蒙住不能自由踢動。
如果蓋得還是比較厚重的被子,還會給寶寶帶來壓迫感,容易感覺悶熱,只能通過踢被子解除阻力,換一些涼爽空氣進來。
以上種種產生的束縛感,都會讓寶寶對「被子」這個事物產生不滿甚至反感。為啥在蓋被子這件事上,老媽子們總有操不完的心?
誰想死乞白咧的蓋啊,不是怕她夜裡受涼腹瀉么?生病了,受累的還不是老媽子們。
所以才寧願多起幾次夜,也不願孩子受罪,大人跟著揪心。
這句話,真是說到所有媽媽心坎里去了。
不能受涼又蓋不住被子,那麼恩怨到底如何解?
1
請允許孩子有自己的冷熱觀
我們寧願相信這世上有鬼,也不相信,孩子自己知道饑飽和冷熱。
所以我們喂飯喂到孩子厭食,蓋被子蓋到孩子抗議,關鍵是,還死不悔改。
穿衣蓋被,標準是手腳溫涼,後頸溫熱。(手腳涼不代表冷,因為孩子的循環機制尚不健全,末梢部位溫涼都是正常)
所以即便你已經過上了過冬的棉被,如果娃蓋一巾被都嫌熱,也請幫他換個薄單子。
如果蓋被子能讓她感到舒服和暖和,孩子也不會傻到讓自己凍著。
2
學會巧妙的蓋被子
首先要選擇比較輕柔的被子。
寶寶剛睡著時蓋薄點的被子,到睡熟或後半夜再加一層,也可將薄被換成厚被。
因為剛睡著容易出汗,出完之後進入熟睡階段就會比較穩定。
蓋被時,露出寶寶的胳膊和小腳丫。
這樣寶寶感覺會比較自由,通常踢被子的次數會大大減小,還能大大降低新生兒窒息的風險。
或者索性讓寶寶的小腳露在被子外面,睡覺的時候給寶寶穿上襪子,也就不會太冷了。
3
選擇合適的睡衣和睡袋
給寶寶選擇透氣、吸汗的棉質內衣,不要穿得太多太厚。
對於實在蓋不住被子的寶寶,最後的終極武器就是穿睡袋,人稱「行走的被子」。
自由也有了,溫度也有了,簡直是防踢神器。
睡袋好處很多,除了沒有踢被子的後顧之憂,也更安全,也可減少SIDS(嬰兒猝死綜合症)。
對於習慣抱睡或需要夜奶的寶寶,在冬天,穿好睡袋、抱著餵奶、哄睡之後再放到床上,寶寶背部不會感到溫度突然變化,更有益於睡眠。
但是睡袋也只是手段,如果分不清冷熱,抓不住命門,再好的睡袋也拯救不了捂得巨熱以及被束縛的極不自由的孩子。
雖然他是踢不開了,但也一定讓你睡不好。
另外需要提醒的是,容易盜汗的寶寶,在剛穿上睡衣的時候,在後背墊一層吸汗巾或是直接一個紗布巾也可以,枕頭上也放兩塊,方便交替換。
等到汗出完之後,把濕透的方巾取出來。這樣寶寶又能直接接觸到乾燥的睡衣/睡袋。
其實,每個孩子都有自己適應環境的方式,反倒是我們,有時候太玻璃心了。
比如說我,蓋個被子的問題,還值得整個這麼老長的文。
主要最近天氣明顯轉涼,很多媽媽都在問寶寶蓋不住被子的破解之法。
說到底,這還真是一件說出來矯情不說出來憋屈的小事。
我也知道「放寬心」這種事,勸沒用,走過來自然知道,但是還是忍不住寫這麼多。
媽媽們,別焦慮,慢慢磨合,慢慢來。